小鹏汽车强势领涨,路特斯跌幅最大
你的位置:乐于体育网址 > 新闻动态 > 小鹏汽车强势领涨,路特斯跌幅最大
小鹏汽车强势领涨,路特斯跌幅最大
发布日期:2025-03-05 14:19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1 月收官,酣战已开启。

作 者   | 夏 舞

责   编   | 林 东

出 品 | 汽车 K 线

由于春节假期,我们的月榜姗姗来迟,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精彩纷呈的表现。

2025 年首月,《汽车 K 线》统计在册的 86 家汽车业上市公司,以涨寡跌众、平均收跌 0.43% 收尾。

同期,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分别收跌 3.02% 和 2.48%,只恒生指数收涨 0.82%,汽车股中港股也相对表现较强。

涨幅 Top 5

在涨幅前五中,港股占据三席,分别为正通汽车涨 62.86%,小鹏汽车涨 26.47%,地平线机器人涨 25%。

其中,经销商集团正通汽车在 1 月 20 日急剧拉升 66.15%,助其登顶 1 月涨幅总榜。

正通汽车的大涨或与签订一则认购协议有关。认购人将以 10 亿港元,认购正通汽车配发及发行的约 66.69 亿股股份。正通汽车拟将所得款项用于集团日常经营、补充流动资金;以及为未来不时出现的战略投资或产业并购市场机遇提供资金等。

近三年来,正通汽车亏损不断加剧。伴随汽车行业深度变革,洗牌加剧,豪华品牌在华销量遭受严峻挑战;而正通汽车也成为水深火热的经销商集团的一个缩影。广汇退市,和谐、中升"倒戈",躺赢时代彻底结束。

其次最有看点的是小鹏汽车,不只港股,其美股也大幅收涨 28.76%,成为乘用车板块最亮眼的存在。进入 2 月,这家新势力车企继续刷新股价新高。

稳固向上的交付量,成为支撑小鹏汽车资本市场表现的基石。1 月,小鹏汽车共计交付 30350 辆,连续 3 个月交付超 3 万辆,其中小鹏 MONA M03 连续 2 个月交付超 1.5 万辆,形容为一款车救活了小鹏汽车也不为过。

与大众汽车、bp pulse 合作,相互开放充电网络;进军爱尔兰、芬兰深化欧洲布局(按照小鹏汽车的计划,未来 10 年将实现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达到 50%);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前瞻布局,成为小鹏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
在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看来,造车新势力第一名至少是每周 15000 辆,"如果我们以后一年能卖 100 万台,那也才过生死线。"

如此来看,造车新势力远未到安枕无忧之时,大厂新势力的快速追赶,也令包括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在内的新势力们如坐针毡。

小鹏 MONA,无疑给了小鹏汽车喘息之机;而同样布局第二品牌乐道、乃至第三品牌萤火虫的蔚来,就没有这么幸运了。1 月,蔚来仅交付 13863 辆;理想汽车交付 29927 辆,止步 30000 辆。

这三家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新势力,位次再次生变,时也,命也?

除小鹏汽车外,跻身月度涨幅 Top 5 的,还有三花智控和地平线机器人。

其中,三花智控月内两次涨停,递表联交所,同时身为人形机器人、特斯拉等概念热股,上涨也在情理之中。

地平线机器人,近期也因智驾赛道的火热,受到包括高盛在内等券商机构看好。这一赛道已有多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,不过,实现规模化、商用化应用和盈利问题,是其不可躲避的现实问题。

跌幅 Top 5

跌幅方面,路特斯领跌,下跌 24.38%;如祺出行跌幅也超过 20%;其次百得利控股、上汽集团、东风集团股份,跌幅超过 15%。

2 月 3 日,路特斯盘中刷新 52 周最低 2.61 美元 / 股。

莲花品牌的回归,成为路特斯 2025 开年以来最重要的事件。然而,改名之后能否提升销量、扭转品牌的亏损状态,仍不得而知。

2025 年或将推出的超混车型,有望为莲花品牌在豪华跑车市场打开全新局面。

不论是老对手保时捷、法拉利,还是自主品牌新贵如仰望等,莲花品牌仍要努力去竞争生存空间。

如祺出行则是在 1 月 14 日盘中刷新 52 周最低 10.02 港元 / 股。有分析称,2025 年,或将是自动驾驶的决胜之年。

百得利控股是经销商板块跌幅最大的上市公司,同时位列总榜跌幅第三。该股主要在 1 月 27 日大幅跳水 11.96%。

消息面上,1 月 24 日,北京百得利集团(贷款人),与极光星徽及极光置业(借款人)各自订立贷款协议。

据此,百得利将分别向极光星徽及极光置业提供本金为 6500 万元及 6000 万元的贷款,为期 12 个月。

根据以资抵债协议,北京百得利集团有权决定是否收购极光星徽的 100% 股权或全部或部分目标业务。目标业务包括极光星徽于北京经营的梅赛德斯 - 奔驰品牌 4S 经销业务。

正如前文所示,不少豪华品牌经销商当前正面临严峻生存挑战。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在跌幅 Top 5 中,上汽集团与东风集团股份赫然在列,这两家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上个月在资本市场表现欠佳。

于上汽集团而言,其在发布 2024 年 12 月销量后首日开盘收跌 8.33%(2024 全年销量 401 万辆,同比下降 20%),开启下行通道。

2024 年,上汽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15 亿至 19 亿元,同比降幅高达 87% 至 90%;扣非净利润预计为 -41 亿至 -60 亿元,同比减少 141% 到 160%。

这不禁令人脊背发凉,市场竞争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,连曾经"财大气粗"的上汽集团,都已经在盈亏线挣扎了?

好消息是,2025 年首月,上汽集团销售 26.42 万辆,同比上涨 7.86%。此外,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(有可能为"尚界")成为重大看点。

于东风汽车集团而言,截至发稿仍未发布 1 月销量战绩。一个月前,在披露 2024 年 12 月销量后,东风汽车集团翌日录得 5.06% 下跌。可能只能寄希望于跟长安汽车的重组整合。

2024 年,东风汽车集团累计销售 189.59 万辆,连续第 7 年销量下滑,也是十年来首次低于 200 万辆。如果销量再下滑,国家队成员的颜面恐怕都要挂不住了。

截至 2 月 7 日收盘,东风汽车集团报 3.23 港元 / 股,总市值仅 266.56 亿港元。不过,随着东风、长安重组公告的发布,10 日开盘,该公司股价一度大涨 40%,东风系相关 A 股则直接涨停。

Views of AutosKline:

1 月,《汽车 K 线》统计在册的 86 家汽车业上市公司整体走势不强,但也不乏亮点。

2 月开局,在小米汽车助推下,小米集团总市值突破万亿港元;小鹏汽车、吉利汽车、地平线机器人、三花智控 7 日盘中均刷新 52 周最高;比亚迪强势拉出一个涨停;而恒大汽车迄今未能找到愿意救其于资金困境的投资者……

经过 1 月份春节假期过渡,伴随首月销量的发布,以及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启,超过 30 个品牌已经加入大战,让各家汽车业上市公司已然进入酣战状态。

2025 年,注定将是更加残酷的一年。

附《2025 年 1 月股价涨跌总榜》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天玑VS骁龙, 谁是你的菜? 了解清楚别买错